《河南科技报》:专家冒着大雨深入大山 助力西峡菌业迅猛发展

《河南科技报》,8月25日:B8版,特别报道  

本报全媒体记者 马君珂 

在西峡县参加河南省“四优四化”食用菌专项香菇清洁生产技术观摩与培训会之际,除了授课,8月21~22日,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保鲜与加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安建,还专程到西峡孙氏菌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孙氏菌业)和河南伏牛山百菌园公司(以下简称百菌园),为企业指导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助力当地食用菌业迅猛发展。

21日上午,西峡的天空,时而飘着毛毛细雨,时而大雨倾盆,且寒气袭人,但这并没有阻挡住王安建及其研究团队一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脚步,本报全媒体记者随他们来到孙氏菌业。

据记者了解,孙氏菌业成立于2011年,总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40余亩,建有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1座,大型香菇保鲜库4座,年产1000万袋的标准化制棒厂1座,是集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在孙氏菌业,王安建对其负责人孙伟及技术人员就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据孙伟讲,西峡县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81%,是适合食用菌生长的“黄金地带”。多年来,西峡县香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品质优良,2016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西峡香菇甲天下”的荣誉称号。然而,由于鲜食用菌不易保鲜和缺乏加工技术,成为制约当地食用菌业发展的瓶颈。

随着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的出台,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把孙氏菌业作为食用菌专项的示范基地。从此,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的专家王安建、李顺峰、刘丽娜、田广瑞等多次来到西峡县,就食用菌热泵干燥技术和绿色保鲜技术现场示范,并多次举办培训班,为农民带来最先进的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

通过两年的努力,在食用菌保鲜方面,以王安建为首的研究团队通过多次实验,终于研究出了适合西峡香菇的食用菌采后精准绿色冷链保鲜技术,将香菇储藏期由10天延长至20天,大大降低了食用菌采后损失,提高了储藏品质,而且是一种安全、高效、绿色的食用菌保鲜技术,食用菌种植户可提高10%的利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8月21日,河南省“四优四化”食用菌专项香菇清洁生产技术观摩与培训会结束,但王安建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刘丽娜等并没有立即返郑,而是应百菌园董事长晋东亮的盛情邀请,前去指导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

22日上午的西峡,秋雨时停时下。山路弯弯,盘旋而上,道路湿滑难行,且山上随时可能滚落大石头,可王安建一行顾不上危险,驱车前往大山深处的百菌园。

据记者了解,百菌园成立于2013年,位于双龙镇工业园区,占地2860亩,总投资1.2亿元,建标准化厂房2万平方米,种植大棚1.6万平方米,是一家集食用菌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公司。

双龙镇的农民已种植食用菌多年,但仅靠销售鲜食用菌和粗加工的食用菌,很难过上富裕日子。为此,晋东亮建起了以食用菌深加工为主的百菌园。目前公司正依托西峡本地食用菌的独特优势,开发食用菌休闲食品。而这次王安建研究团队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

这天上午,王安建对百菌园有关人员进行了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指导,随后,与晋东亮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就开发香菇即食食品及浓缩提取物加工项目达成合作共识,并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下一步将依托院县合作项目,对接实施,助力西峡食用菌加工产业迅猛发展。